艾灸神闕穴可用于治療中風、肢冷、風癇、體虛乏力、肚臍周圍腹痛、浮腫脹滿、脫肛、泄瀉、淋證、女性不孕等疾病。如果想治病,可以艾灸神闕穴,每天一次,10天左右即可。
在我們的小腹上有很多穴位,艾灸這些穴位有很多作用,今天我們就一一的介紹一下小腹上這些穴位艾灸的好處,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斛一下這些艾灸知識吧。 小腹上有很多穴位,第一個我們要說的是神闕穴。艾灸神闕穴的好處和方法
神闕穴其實就是我們的肚臍眼,我們在灸神闕穴時首先要平躺在床上。 艾灸小腹上的穴位有哪些作用? 艾灸神闕的方法有很多: 1.艾條灸。我們可以在肚臍里填上鹽,然后直接拿艾條在鹽上進行熏烤。除了可以用隔鹽灸,還可以在神闕穴做溫和灸,溫和灸就是用艾條直接熏烤神闕穴,艾灸時艾條燃燒端離皮膚大概3厘米,這樣既可以讓熱力傳到皮膚深層,又不會燙傷皮膚。 溫和灸補益的作用可能更好一點,如果想溫中、溫補,就選用神闕穴。有人可能會覺得老拿著艾條手臂會很累,我們可以用艾灸盒幫助我們做艾灸。 使用艾灸盒時,首先要選好部位,系好松緊帶,用松緊帶固定在灸盒兩邊的底袢,將艾條點燃后插入頂管中(內有不銹鋼彈簧片挾持),上下移動,以調節(jié)適合的溫度。 多孔灸盒還可以根據需要增減火頭或按相應的孔穴插入艾條,調節(jié)溫度時,應將盒體傾斜,調節(jié)后,再將盒體放正,以避免細小火星直接透過金屬網。用艾灸盒我們就會輕松很多了,而且會更安全。 艾灸神闕穴可以治療中風虛脫,四肢厥冷,風癇,形憊體乏,繞臍腹痛,水腫鼓脹,脫肛,瀉痢,五淋,婦女不孕等疾病。 如果是想治病,那么可以每天灸一次神闕穴,大概灸10天以后,可以休息3~5天,然后再做下一次艾灸。一般來說,做肚臍的溫和灸需要20~30分鐘的時間。如果只是單純地保健,就不用連著灸10天,隔三五天再灸10天,只要能堅持一個月灸一次就可以了。2.艾炷灸法。 做神闕穴的艾炷灸,只能做隔物灸,最常做的就是隔鹽灸。首先把鹽放在肚臍里,然后再把艾炷點燃后放在鹽上面進行艾灸。要注意的是鹽鋪面要大一點,艾炷不能做得太大,要做小點的艾炷。還要注意一點,因為鹽遇到熱會熔化,所以要注意換新鹽。還有化了的鹽也是很燙的,不小心也容易燙傷。如果特別害怕燙傷的人,可以在放了鹽以后,再在鹽上擱一片姜片,然后在姜片上放艾炷,這樣就很安全了。 艾灸小腹上的氣海穴和關元穴 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的地方,取穴時我們可以用本書前面講的橫指同身寸取穴法,記住一定用本人的手,首先把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和小指并攏,以中指橫紋為標準,這四指的寬度為3寸。關元穴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就是氣海穴了,氣海的位置就是臍下1.5寸。 氣海穴,從它的名字我們就能體會到,這個穴是我們全身的氣聚集的地方。所以氣海也是個補氣特別好的穴位。 虛脫、形體羸瘦、臟氣衰憊、乏力等氣虛病癥都可以艾灸氣海穴。有人可能不理解氣虛是怎么回事,如果我們一上樓就喘,上兩層樓就走不動了,這就說明是氣不足,也就是氣虛。氣虛的人可以多灸這個穴位,這個穴位不但可以補氣,還有行氣調氣的作用。 其實灸氣海穴不僅可以治療氣虛,還可以治療氣逆,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氣亂,比如有些人老打嗝,這在中醫(yī)被稱作呃逆。 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呃逆呢?呃逆的病位主要在中焦,是由于胃氣上逆動膈而成??捎娠嬍巢还?jié),胃失和降,或情志不和,肝氣犯胃,或正氣虧虛,耗傷中氣等引起。還有一些更年期的女性朋友也容易出現(xiàn)氣機逆亂,主要表現(xiàn)有煩躁、易怒,其實這也是屬于氣機不暢,這種情況就可以灸氣海穴。
氣海穴再往下一點是關元穴,它的作用和神闕穴有點像,都是溫中補陽的穴位。但神闕穴溫中的作用更強,就是治療胃腸疾患的作用更強;而關元穴補元陽的作用更強,什么叫補元陽呢?就是補腎陽。腎陽虛的病人會出現(xiàn)哪些癥狀?腎陽虛的人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腰腿痛,或者腰酸、沒勁;男性腎陽不足的話,性功能可能會有問題。關元穴就是一個善于補腎陽的穴位。 女孩子中很多人都有月經不調的毛病,或月經不來,或月經延期,這些都可以通過灸關元穴來調理。只要覺得陽氣不足,氣血不暢都可以灸這個穴位。如果有喘不上氣,或者自覺吸氣吸不到底的時候也可以灸這兩個穴位。 只要覺得是虛的病癥,都能艾灸關元和氣海;如果我們身體不虛,為了讓自己更強壯也是可以常常艾灸這兩個穴位的。關元和氣海這兩個穴位是人體保健非常重要的穴位,我們常灸這兩個穴就可以強身健體,延年益壽。 有些人會覺得找這兩個穴位還是很困難,那怎么辦呢? 我們也可以在肚臍所在的人體腹部正中這條線上進行艾灸。我們做艾條的溫和灸時,就可以拿著艾條灸肚臍所在的這一條線,這樣三個穴位就都可以灸到了。有人說這三個穴哪個穴對我來說是更需要灸的呢,那就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了,我們可以仔細感覺一下,在灸的過程中哪個位置下面最熱,那我們就可以多灸一會這個穴位。 中醫(yī)講穴位的使用時,有一個原則,叫離穴不離經。就是說通常我們在用針刺治病時,找穴位要很準確;但是我們做灸療的時候,不一定非要在穴位所在的那個點上,只要在穴位所在的那條經上面施灸就行了。比如我們人體正中這條任脈,我們在做艾灸時,就可以在這條線上面找對熱最敏感的那個點施灸。
艾灸小腹上的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是在上腹部,臍上4寸的位置。找此穴的方法是先找到胸骨下端,然后找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點,即為此穴。胸骨下端到肚臍這一段是8寸,中點也就是臍上4寸就是中脘穴了。 艾灸中脘穴有什么功效呢? 艾灸中脘穴可以保養(yǎng)脾胃,還可以通腹降氣。其實我們看它的位置就能知道它的功效,中脘穴的位置和胃很近,所以這個穴位主要可以治療一些脾胃疾病,比如腹脹、腹瀉、腹痛、腸鳴、反酸、嘔吐、便秘等,此外對食欲缺乏、目眩、耳鳴、青春痘、精力不濟、神經衰弱等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病癥也很有效。只要是脾胃不好,都可以艾灸中脘穴來治療。 中醫(yī)認為脾胃是;后天之本;,所以脾胃對于人的身體很重要,而艾灸中脘穴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健脾胃的方法。 小腹艾灸注意事項 艾灸時,首先要注意不要燙傷了皮膚。做艾條灸時,隔一段時間就要抖一下燃燒端的灰燼;做艾炷灸時,要及時更換艾炷。還要注意的一點,就是一定要護住剛灸完的地方。 因為剛灸完的地方一定很熱,有的人不注意,穿得很少就可能著涼了。艾灸溫通的效果很好,艾灸以后皮膚的毛孔是打開的,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話,寒氣就很容易進入到體內,這樣反而達不到治療的目的了。 艾灸腹部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,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(tǒng)功能,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、吸收,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,從而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,從而預防和消除便秘,對老年人尤其需要。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艾灸小腹上的穴位有哪些作用?全部內容。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各不相同,所以艾灸的方法還要根據自己不同的身體情況,酌情取穴艾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