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連續(xù)燃燒,使之溫熱之氣由肌表透達經(jīng)絡,又因經(jīng)絡和臟腑相互聯(lián)系,使之通達五臟六腑、十二經(jīng)絡,循環(huán)全身。
艾灸的作用
《醫(yī)學入門》亦說:;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;;《莊子》和《孟子》中也有;越人熏之以艾;和;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;的記載。 由此可見,艾灸對于保健養(yǎng)生都有很好的效果,不過艾灸雖好,卻也要遵循一定的規(guī)律,如果日常能遵守以下的這;三要三不要;,假以時日,相信一定可以給你的身體健康帶來豐碩的成果。 艾灸堅持;三要;原則,效果看得見 1、要順應天時:艾灸遵循自然規(guī)律,事半功倍。 艾灸療法從古至今都是治病救命、健康養(yǎng)生的首選。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,艾灸要順應天時,效果才更好。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,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,對人體的生理功能,病理變化均產(chǎn)生一定的影響。 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中經(jīng)常說到天人合一,認為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生物的陽氣相應,生于春,旺于夏,收于秋,藏于冬。艾灸如果順應天時,比我們吃什么補藥都要好! 那么到底艾灸應該如何順應天時呢? 春夏季節(jié),氣候由濕漸熱,陽氣開發(fā),人體腠理疏松開泄,尤其人夏后天氣炎熱,易出汗,常食生冷瓜果,易致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火等邪人肌膚腠理,由飲食而帶邪入腸胃。 因此,這個時候,保健的重點應該是肺、脾、胃,固護肺衛(wèi)。抵御外邪人侵;通調腸胃,健運脾土,減少疾病的發(fā)生??蛇x取呼吸系統(tǒng)、消化系統(tǒng)進行灸法保健,取肺經(jīng)、脾經(jīng)、胃經(jīng)三經(jīng)穴位施灸。而秋冬季節(jié),天氣逐漸變冷,陰盛陽衰,人體腠理致密,陽氣內斂,為了增強御寒能力,健固腰膝,常以養(yǎng)腎為主,增強體質。這個時候可以取腎經(jīng)上的中醫(yī)穴位進行艾灸。關注:灸大夫,取穴更簡單 秋天氣候干燥,宜滋陰潤燥,可灸腎經(jīng)的太溪、水泉及大腸經(jīng)的曲池、肺經(jīng)的曲澤以緩秋燥。 另外艾灸養(yǎng)生在一天當中也要講究順應天時。早晨人的精力開始生發(fā),精氣神是最旺盛的一個時刻,在這個時候(7點到11點)進行艾灸,可以戰(zhàn)勝病邪的最好時刻。 這個時間內人體與自然的陽氣逐漸轉旺,最好選這個時間段進行艾灸。 2 、要堅持施灸:艾灸可以防未病,比能治已病更重要! 中醫(yī)典籍《本草從新》中記載:;艾葉苦辛,生溫,熟熱,純陽之性,能回垂絕之陽,通十二經(jīng),走三陰,理氣血,逐寒濕,暖子宮…以之灸火,能透諸經(jīng)而除百病。; 很多人得益于艾灸療法,比如腰腿肩頸等病癥,往往艾灸一段時間以后,身體疼痛開始減輕甚至完全恢復,人往往是這樣,身體癥狀稍微減輕一點以后,就不再施灸,因為往往把艾灸當成是要,把艾灸當成是一種治病的方式,不舒服的時候灸一灸,一旦身體舒服了,就不再施灸了。 如果是這樣的話,就進入了一個誤區(qū):艾灸只是用來治病的。 事實上,兩千多年前,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就已經(jīng)提出;上醫(yī)治未病,中醫(yī)治欲病,下醫(yī)治已病;。即醫(yī)術最高明的醫(yī)生并不是擅長治病的人,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。 更確切的說,艾灸是預防疾病的好方法。因此艾灸養(yǎng)生不能兩天打魚,三天撒網(wǎng),貴在堅持! 為什么這么說呢? 經(jīng)常施灸的人,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:剛開始艾灸時只不過是溫熱舒服一些而已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施灸次數(shù)增多,你會驚奇的發(fā)現(xiàn),看似不起眼的艾灸,不但把相關主治病癥治愈,且身體的其他不適也會伴隨艾灸而消失了...... 這是什么原因呢?持續(xù)施灸可以激發(fā)人體的自愈力。 什么是自愈力?自然界中有很多動植物都有自愈力,比如壁虎斷尾,橡膠樹割膠等等。而我們人類也擁有這樣的能力。我們與生俱來擁有自我防御、自我修復、自我復原的能力。 中醫(yī)講三分治、七分養(yǎng),平時藥物的治療作用只占30%,治療疾病更多依賴的是身體的自愈力,即人體自我修復的能力。只要機體的自愈力存在,我們就可保持健康。 這是中醫(yī)的根本宗旨,也是醫(yī)療的至高層次。 3、要注意位置:不是所有的身體部位都適合直接灸 艾灸時,我們一定要注意穴位和禁灸的部位。 雖然理論上講,身體上任何部位均可施灸,但也不能不經(jīng)考慮,不定穴位,隨便施灸,必須根據(jù)選定的穴位進行施灸。 對于顏面部及后頭部,不應使用直接灸以免殘留灸痕。萬一非灸不可時,則應用極小的灸炷,或艾卷溫灸法。此外,皮下靜脈亦應盡量避開直接灸。
施灸三不要,療效有保障 艾灸不要貪多求快 三陽病證,需少灸。即使灸,剛開始的時候要注意灸量,千萬不要貪大壯猛火之灸。 體胖之人,多屬陽虛,可以適當?shù)募哟缶牧浚w瘦之人,皮淺肉薄,大多屬于陰虛,而木火偏旺,應該減少灸量。且灸火易擾動清陽,上炎為患,施灸時一定要注意引火下行。 艾灸期間不要喝冷飲 在艾灸的時候,或艾灸的整個療程,我們最忌諱喝冷水,吃涼飯,或者在施灸之后,馬上洗澡。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,濕邪也容易入侵,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和日常的保健。 應適當溫飲,以助陰液,補灼艾傷陰的弊端。 施灸時不要順序顛倒 關于施灸的程序,《千金方》記載:;凡灸當先陽后陰……先上后下。;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,應先灸陽經(jīng),后灸陰經(jīng);先灸上部,再灸下部;也就是先背部,后胸腹,先頭身,后四肢,依次進行。 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,所以不可顛倒亂灸,如果不講次序,后灸頭面,往往有面熱、咽干、口燥的后遺癥或不舒服之感覺。 艾灸的作用《醫(yī)學概論》也說:“藥不可及,針不可及,不得不灸”;《莊子》《孟子》中也有記載“煙抽得越多越好”,“七年病需三年助”。